
肠内营养是一种通过肠道给予患者营养物质的治疗方法,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、促进伤口愈合、提高免疫力等,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下:
肠内营养的适应证
1、消化道功能障碍:如胃肠道手术后、胃肠道疾病(如炎症性肠病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等)、胰腺炎、肠梗阻等导致的消化道功能障碍,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。
2、高分解代谢状态:如大面积烧伤、严重创伤、感染性疾病(如脓毒症、重症肺炎等)等导致的高分解代谢状态,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,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。
3、营养不良:如慢性消耗性疾病(如恶性肿瘤、艾滋病等)、长期卧床不起、神经性厌食症等导致的营养不良,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。
4、术前准备和术后恢复:如消化道手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恢复期,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,促进伤口愈合。
5、特殊人群:如老年人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儿童等特殊人群,由于其特殊的生理需求,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来满足其营养需求。
肠内营养的禁忌证
1、肠道梗阻:肠道梗阻时,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降低,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肠道压力增加,加重梗阻症状,肠道梗阻患者应避免使用肠内营养。
2、严重腹泻:严重腹泻时,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降低,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腹泻加重,严重腹泻患者应避免使用肠内营养。
3、严重肠道出血:严重肠道出血时,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降低,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肠道出血加重,严重肠道出血患者应避免使用肠内营养。
4、严重腹腔感染:严重腹腔感染时,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降低,肠内营养可能导致感染加重,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肠内营养。
5、严重肝功能不全:严重肝功能不全时,肝脏对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降低,肠内营养可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,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肠内营养。
6、对肠内营养制剂过敏:对肠内营养制剂中的某些成分过敏的患者,应避免使用含有过敏成分的肠内营养制剂。
肠内营养在很多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的,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患者的具体情况,遵循医嘱,确保肠内营养的安全使用,对于禁忌证患者,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以免加重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