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外营养(Parenteral Nutrition,PN)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治疗方法,主要用于因肠道功能障碍、消化吸收不良或严重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患者,肠外营养的临床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消化道功能障碍:如消化道手术后、胃肠道疾病(如炎症性肠病、肠梗阻、消化道出血等)、胰腺疾病(如急性胰腺炎、慢性胰腺炎等)等导致的肠道功能不全,无法正常摄取和消化食物的患者。
2、消化吸收不良:如先天性或后天性吸收不良综合征、短肠综合征、慢性肝病、胆囊切除术后等导致的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的患者。
3、严重疾病:如重症感染、创伤、烧伤、大手术、恶性肿瘤等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、能量消耗增加、营养不良的患者。
4、特殊人群:如早产儿、低出生体重儿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、先天性肠道闭锁等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的患者。
5、其他原因:如长期卧床、昏迷、神经肌肉疾病(如肌营养不良症、肌无力症等)等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。
肠外营养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,以下情况应慎重考虑肠外营养的使用:
1、短期营养不良:对于短期营养不良的患者,应优先考虑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补充营养素等方法改善营养状况,而非直接采用肠外营养。
2、肠道功能可恢复:对于肠道功能暂时受损但有望恢复的患者,应在肠道功能恢复后再进行肠外营养治疗。
3、肠外营养并发症:肠外营养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,如导管相关感染、血栓形成、肝功能损害等,因此对于有高风险的患者应慎重使用。
4、高血糖风险:肠外营养可能导致血糖升高,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并调整治疗方案。
5、电解质紊乱:肠外营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,如高钾血症、低钙血症等,因此对于有电解质紊乱风险的患者应慎重使用。
肠外营养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手段,在特定情况下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,肠外营养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,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,结合医生的建议,制定合适的营养治疗方案,肠外营养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,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