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有用,针灸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历史,如果没有用,为何还有如此多的人选择使用呢?早应该被淘汰了吧。
秦汉时期针灸学便已经盛行。南方地区尤为发达。1993年春,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发掘的2号西汉木停大墓后室中,出土了一件檬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质人形,其上有红色漆线的针灸经脉循行径路,但无文字及经穴位置标记。这些遍布于全身的经脉循行径路,在漆黑的木色烘托下格外清晰分明。这是迄今为止不仅在中国,也是在世界上所发现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。
此墓相当于汉文帝与景帝时期。针灸木人出土地位于涪江之畔。涪江即汉代的涪水。据《后汉书》记载,在这里曾产生过三代师传的著名针灸家涪翁及其弟子程高,再传弟子郭玉。郭玉在东汉初任职太医丞,史书曾记载他受汉和帝之命为贵人治病的故事。至于涪翁,不仅针术高明,医德超群,而且还撰有专门的《阵经》与《诊脉法》等书。这件类似教学模具的针灸漆木人出土在涪江之畔就不足为怪了。马王堆3号墓出土帛书《经脉》中论述了人体内十一经脉的循行、主病和灸法的古灸经,是有关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脉学的古文献。《黄帝内经》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宝典,是春秋战国及西汉时期,不少古代医学家的宝贵经验总结,各时代积累起来的医学汇辑。其中介绍九种不同的针,因用途不同,九针可分大针、长针、毫针、圆针、锋针等类型。长度由约3厘米到24厘米。书中还为人体表面的365个穴道命名,全按适于医治哪些病痛和疾病方式编列。至于制针所用的各种不同原料,书中指出金针虽然价格昂贵,但医治某些疾病格外有效,因其能刺激身体的功能,而银针则有显著的镇静作用。河北汉代中山王刘胜墓出土便出土了4根金针、5根针银针,有的残破不能识别针型,能识别的有金质毫针、锋针和银质圆针。
所以说针灸是一个验证型的医学,是在有效果的前提下流传下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