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肠外营养(Parenteral Nutrition,PN)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提供患者所需营养物质的方法,主要用于因各种原因无法经口或经肠道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,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1、消化道功能障碍:如胃肠道疾病、消化道手术后、消化道梗阻等,导致患者无法正常摄取食物和水分。
2、高代谢状态:如严重感染、大面积烧伤、恶性肿瘤、急性胰腺炎等,患者的能量需求增加,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。
3、营养不良:如慢性消耗性疾病、长期卧床、神经性厌食症等,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。
4、特殊治疗需要:如肝脏移植术后、心脏手术术后、肾移植术后等,患者需要暂时禁食或限制饮食,以减少对器官的负担。
5、其他原因: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、短肠综合征等,患者无法通过正常的消化吸收途径摄取营养物质。
尽管肠外营养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,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肠外营养,以下情况属于肠外营养的禁忌证:
1、肝功能不全:肝功能不全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,可能导致肠外营养的不良反应加重。
2、肾功能不全: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药物的排泄和电解质平衡,可能导致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加重。
3、凝血功能障碍: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增加肠外营养过程中的出血风险。
4、心功能不全:心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肠外营养过程中的循环负荷过重。
5、过敏反应:对肠外营养中的某些成分过敏的患者不宜接受肠外营养。
6、严重感染: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肠外营养的并发症加重,如导管相关感染、败血症等。
7、高血糖: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肠外营养时,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,以防止血糖波动过大。
8、其他禁忌证: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神经系统疾病等,可能影响肠外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肠外营养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手段,适用于多种临床情况,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肠外营养,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,在接受肠外营养的过程中,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营养状况,以确保肠外营养的安全和有效,医护人员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,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,帮助患者度过难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