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儿推拿证师书
小儿推拿,又称为小儿按摩、小儿抚触等,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,主要通过手法操作对小儿的穴位、经络、肌肉等进行刺激,以达到调和阴阳、疏通经络、调整气血、促进生长发育等目的,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常适合儿童特点的治疗方法,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医生的青睐,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儿推拿证师,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,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,本篇《小儿推拿证师书》旨在为广大推拿爱好者提供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,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小儿推拿的方法。
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
1、经络学说: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,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,通过推拿手法的操作,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2、脏腑学说:小儿推拿认为,五脏六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器官,通过推拿手法的操作,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3、气血学说:小儿推拿认为,气和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,通过推拿手法的操作,可以调节气的运行和血的循环,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
1、按揉法:用手指或掌根在穴位上进行轻柔的按压,使之产生酸胀感,按揉法适用于胸腹部、四肢等部位的穴位。
2、摩擦法:用手指或掌根在穴位上进行来回的摩擦,使之产生温热感,摩擦法适用于面部、背部、四肢等部位的穴位。
3、捏挤法:用拇指、食指或中指在穴位上进行捏挤,使之产生疼痛感,捏挤法适用于头部、颈部、四肢等部位的穴位。
4、摇动法:用手握住患儿的肢体,轻轻摇动,使之产生舒适感,摇动法适用于关节、脊柱等部位的穴位。
5、搓抖法:用手指在穴位上进行快速的搓抖,使之产生麻痹感,搓抖法适用于四肢、头部等部位的穴位。
小儿推拿的操作注意事项
1、操作前要充分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,如有发热、感冒等症状时应暂缓推拿。
2、操作时要注意手法的力度,力度过大会损伤患儿的肌肤,力度过小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。
3、操作时要注意患儿的情绪,避免因恐惧、疼痛等原因导致患儿哭闹不止。
4、操作后要观察患儿的反应,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
1、神经系统疾病:如脑瘫、癫痫、多动症等。
2、呼吸系统疾病:如哮喘、肺炎等。
3、消化系统疾病:如腹泻、便秘、厌食等。
4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:如尿频、遗尿、阳痿等。
5、内分泌系统疾病:如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。
6、骨骼肌肉系统疾病:如佝偻病、骨折、扭伤等。
7、免疫系统疾病:如过敏性疾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。
8、皮肤病:如湿疹、痤疮、瘙痒症等。